对谈 | 我希望一个女孩能在科幻里读到女性探索宇宙的未来
说起科幻,你的印象是什么?
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
艾萨克·阿西莫夫的《基地》
弗兰克·赫伯特的《沙丘》
威廉·吉布森的《神经漫游者》
菲利普·迪克的《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等等等等,当然还有我们中国人最熟悉的
刘慈欣的《三体》《流浪地球》
这些科幻作家都是男性。当我们纵览世界科幻史,女性的身影似乎相当边缘。但现在,这个情况似乎正在发生改变。
跃动她影邀请到王侃瑜和顾适这两位女性科幻作家,一起来谈谈女性科幻创作。在对谈中,她们探讨不同性别在科幻阅读、角色塑造、创作理念、主题呈现等方面上的差异与非差异,以及科幻创作与网络文学意想不到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更重要的是,在这次极其精彩的对谈中,我们都能感受到她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可能性的探索。这是她们在科幻世界里不断进行创作,不断尝试拓展未知边缘的原初动力。正如阿瑟·克拉克的那句墓志铭:“他从未长大,但他从未停止成长。”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所有女性科幻创作者。
在成长的经历中,你们身边的同龄人中喜欢科幻的人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
大学以前读幻想作品,其实能交流的朋友就很少,因为对科幻奇幻感兴趣的人在我身边没有那么多。上大学后,我找到了科幻社团。社员也会喜欢各种各样的泛幻想文学。男女都会有,但从绝对数量上来看,男性确实会更多。
可能有一种刻板印象,就是当时科幻迷中占大多数的应该是理工科男生。大学我参与高校科幻协会活动的时候,确实觉得理工科男生比较多,但也有很多积极的女性科幻迷。我负责过一个科幻爱好者的组织“科幻苹果核”。我们会笑称,苹果核之所以能做起来是有很多女生存在,因为女生的社交能力稍微强一点,更喜欢和人交流。宅男的话,他们就会宅在自己宿舍里看书,或者玩桌游,没有什么兴趣去拓展爱好者圈子。
近年伴随着科幻在国内整体流行度的上升,年轻的科幻迷群体有些改变,有更大量的女性加入了。属于科幻领域的作品被讨论得越来越多,也不只是性别,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人中对科幻感兴趣的也变多,包括爱好不同文类的人。所以圈子就打开了。这是一个逐渐改变的过程。
就像刚才侃瑜说的,大学的科幻社团里明显男生更多。我在同济读大学的时候想要加入科幻社团,但第一次活动是去一个很大阶梯教室,走进去我就惊呆了。我是仅有的三个女生之一。然后我就退出去参加话剧社团了。
小的时候我其实不算科幻迷,后来是因为《星球大战》和《星际迷航》才开始喜欢科幻的。同人创作几乎是纯女性社区,像《星际迷航》这样的作品国内外都有大量的同人创作,甚至有些同人作者成为了正史的编剧。后来我发现很多女性科幻作者都在同人论坛上有账号。但可能关注科幻领域的杂志或者校内校外活动方面,男生会多一些?
科幻作品有所谓的软硬之分,有些人偏好硬核科技,有些人偏好情感元素,或者是在未来或架空环境中探讨一些人性和社会的问题。两位觉得不同性别的人会不会有不同的偏好选择?
从创作视角来看的话,我个人觉得科幻是不分软硬的。我听过有影视界的人以投资来确定分类,比如投资很大的影视作品就叫硬科幻。还有一种分类,偏向情感元素或者人工智能类型的就是软科幻。但其实是不该分软硬的。
我觉得会和市场倾向相关。偏重人性和情感的所谓的“软科幻”,例如《神秘博士》,它在作为产品被设计的时候,考虑的受众可能主要就是女性,但也不是说女性天生更喜欢这种类型。我们从小被按照刻板印象培养,比如觉得女生文科好、男生理科好,在这样的“被塑造”下,男生也许会对科幻更感兴趣,渐渐就形成了这种审美倾向。但这不是说他们天生就有这样的偏好。
现在某些科幻作品对女性角色的塑造会比较刻板,不知道你们怎么去理解这种形象?
现在有些科幻作品里的女性角色描写是不够好,但我不会否认它依然是好作品,这是两码事。没有明显的分类也许是件好事,因为这样就能让不同的作者和读者之间保持一种对话,也让我能读到我预期之外的作品——哦,原来他们是这样理解女性的。
我自己是从晋江网跳到科幻类型写作的,也就是从言情到科幻。我从零七年左右开始接触晋江网,那里的创作百花齐放,大家都“用爱发电”。那时还没有分耽美和言情两个板块,所以我一开始去看言情小说,会发现怎么看着看着没有出现女主,反倒是两个男性,但觉得这篇文也还不错。言情领域是非常纯粹的女性氛围,从商业角度上看是更成功的,因为对应的群体更明确,但如果从文学创作的视角,网络文学的选题相对而言比较趋同。
这几年的科幻文学越来越多元,这对于文学性和艺术性的成长而言是好的,很值得关注。
今年的华语科幻星云奖有一部入围作品,叫《小蘑菇》。这个其实蛮有意义的,因为它本来是面向女性市场的耽美小说。对于很多科幻迷来说,两个男性角色之间的浪漫关系可能会让他们不适应。我在星云科幻评论上看到一篇评论说:“作为一个钢铁直男,在读这篇作品的时候,我完全可以忽略这两个男性之间的浪漫关系,甚至把它当男女关系看。” 这点我觉得很有意思。
你们觉得女性文学网络平台对科幻创作有什么样的影响?会不会促进更多女性加入到这样的文学创作中来?
应该是会的,像我自己也是刚开始阅读网络小说,发现这个领域里有很多作者,不论是男频还是女频,都在创作科幻题材。网络小说的类型和元素都很混杂,会把各种各样的东西揉在一起,科幻对于这些作者来说也许只是一个标签。
我前几天看到一个冷知识,说刘慈欣老师在晋江有账号,而且还是驻站作者。当年的晋江网培养出了非常多的作者,尤其是免费时代开始创作的作者,他们的出发点很纯粹,写出的东西会比很多我们在市面上看到的出版物要好,也不会去掺杂水分,只是缺了最后的修改和完成的部分。国外有很多作者就是从同人领域的创作开始的。
在我看来,这种创作是以纯粹的热情表达作为出发点的。所以网络小说的创作圈对科幻创作来说,其实起了培养苗子的作用。现在很多作者的成长路径就是刚开始阅读网络小说,后来发现有一个点子,所有人都没写到,于是TA只能自己动笔将点子写出来。有相同想象的读者给了这个人很多正反馈,TA就会受到鼓励,一步步成长起来,养成写作的习惯,甚至成为成熟的作者。
女性作家和男性作家在创作时真的会有不同的写法和侧重吗?
技术都是共通的,区别在于对角色的塑造,比如TA是否会把女性当做一个纯粹的被规训的对象来写,还是作为一个“人”来写。
女性可能更多会因为自己所处的位置去共情和思考别人的处境。当然不能一概而论,也许是一些男作者本身就对人物塑造不感兴趣,而不是只对女性人物不感兴趣。但他们本身是男性,所以在写男角色更容易把握。他们可能对世界的架构和设定更感兴趣。
但如果一个作品只一味地讨论设定,创作水平恐怕不会很好。当然,反过来讲,即便作者不擅长写某种角色,我们依然能从结构、技巧、文笔等方面去衡量其水平。大家不会仅凭某个角色就去评价作品好坏,但也许这也是为什么很久都没有人在意女角色的某种缺失。
男作者真不一定把女性当做人来写。女作者普遍还是把男性当做人来写的,但女作家的作品里,也可能有一半以上的女角色不够鲜明独特。我在早期也是如此,那时我写科幻类的中短篇,我假设自己要面对的读者,可能就是年轻的男中学生或男大学生(而我曾在一次笔会中听闻,科幻世界40%的读者是女性)。直到2017年左右,国外的朋友问我:“为什么你的小说里没有女人?” 我才注意到并反思这件事。
后来我专门从某一年的评奖初选合集中总结了一下女作者创作的女性角色,有四种类型:第一种是写离开家庭追寻自由的女性,第二种是把女性放在家庭环境中写她在其中的角色,第三种是从男性视角出发写的女性,最后一种是没有女性角色。
那一年男作者笔下的女性角色,我也总结了三条,第一种是“就算没有办法在一起,她也会义无反顾爱着我”的女性角色,第二种是作为物品NPC(非玩家角色)出现的女人,第三种是陪男主角呆了一阵子后决定跟他在一起的女角色。当时作为一个言情创作圈的人,我十分惊讶,因为以前从没见过这样的对女性的描写方式。
我对性别的意识也是在和人交流的过程中慢慢觉醒的,现在在学术研究中的关注点就是女性作者的创作。像顾适说的那样,很多女性作家的创作中看不到女性,因为她们觉得这个文类就是这样。普遍被称赞的那些作品里缺少有理性光辉的女性角色,所以大家也都按照那个路子来写。
我自己的创作中一直有女性的视角,可能跟我没有看过太多科幻作品有关系。我以前看动漫和奇幻,也不是读国内的科幻长大的。在创作的时候,我更多是把自身的体验放进去,所以就有女性视角,但也并没有刻意。后来有人问:“你为什么会那样写”,可我为什么不能这么写呢?难道写女性是个问题?
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可能大家对科幻作品有一种刻板印象,就是由男性角色来占据主导。之后我会故意多写女性视角,表现更多女性角色。
王侃瑜作品《云雾2.2》
王侃瑜作品《海鲜饭店》
两位老师比较现在与开始创作的那些年,科幻创作圈还是偏男性化的吗?是否有发生一些变化?
我觉得没太多变化。很多科幻相关的奖项如果有十份入围的作品,那么其中基本也就一两篇是女性作家的作品,之前有赵海虹老师、夏笳老师、程婧波老师、迟卉老师。这几年也差不多。只有个别奖项的个别年份,比如今年的星云奖,受到关注的女性作者突然变多。但平均而言,男作者还是有压倒性优势。
这事儿可能不仅要从得奖者的角度去看。这两年我会注意奖项的评委性别比例,其实基本都是男评委。但今年由戴锦华老师担任评委会主席的华语科幻星云奖终审评委性别比例就女多男少,是比较罕见的现象。
对,评委的品味也很明显。有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是,前几年有的奖项长中短篇科幻作品的评委几乎都是男性,于是获奖者也几乎都是男性,但同一年的少儿奖项会有一半左右女性评委,结果少儿科幻的得奖者一般也有一半女性。我不知道这两者之间会不会有关系。
会有人意识到这些问题,或者开始提出这样的问题,再逐渐地去做改变。现在国内至少有三本以女性为主的科幻选集,微像文化的《春天来临的方式》,力潮文化的《她——中国女性科幻作家经典作品集》,博峰文化的一套四本《她科幻》。
过去虽然科幻选集都没有分男性女性,但一本科幻集拿出来,你会发现可能都是男作者的作品。但大家觉得这很正常。
甚至现在可能还会有人认为,女性因为这些合集,获得了某种优势。但实际不是这样,就算是最近的出版物,你也能发现男性作者在其中占有很夸张的比例,但这些合集没有被命名为“男性科幻”。
是的,所以做女性科幻选集这样的项目能鼓励更多女性去尝试写科幻,尝试不同的风格。如果以前看的比较多的都是男作家的作品,那么新人就有可能去模仿他的文风。而如果有更多女作家的作品被看见了,也许读者就会发现不一样的写法,比如对人物的刻画。现在社会环境下越来越多对性别话题的讨论,对写科幻的女性也是一种鼓舞。
在看过的科幻作品中,有没有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出色的女性角色?
我想到特德·姜的两篇小说。第一篇是电影《降临》的原著《你一生的故事》,是从母亲的视角讲女儿一生的故事。我认为特德·姜对女性的观察很得体,他能写出很真实的感觉,同时又有边界感。另一篇是《软件体的生命周期》,第一视角也是女性,第二视角是男性。他把两个视角的差异写得很到位,虽然我听说他也会从别人那里听取一些观点,但在女性视角部分,他写的内容本身已经准确地抓住了女性思考特质。对于男作者而言,这是非常难的。
王侃瑜与特德·姜(右)
顾适一些作品里的女性描写也很特别。比如《嵌合体》里的女科学家,她是母亲也是科学家,但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女人,有复杂的多面性。还有近期的《<2181序曲>再版导言》,这篇小说以一种非虚构的序言形式描绘了冬眠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其中各个段落写了各种各样的女性群像,让我印象深刻。还有夏笳的《中国百科全书》这一系列的作品,也选择了女性人文学者作为主角,她说她要故意和传统的科幻故事里男性科学家主角作区分。
一些国内男作者写的女角色也让我印象很深刻,比如余卓轩的《白凛世纪》,虽说是未来奇幻,但也有科幻元素,里面贯穿始终的主要女性角色至少有两个。我觉得他对于女性的观察和思考都是非常深刻的。一开始女主角有一种少女感,而且有点像是在男性视角下的女孩。但之后他把女主人公成长的过程写得很好。
顾适的科幻短篇集《莫比乌斯时空》,收录有《嵌合体》《<2181序曲>再版导言》《强度测试》《赌脑》等作品
两位是否期待一些女性议题和科幻题材的结合,会给创作带来不同的主题,或者给予女性在创作上更多的话语权?
在国外这种尝试还挺多的,会带着一种女性主义或者性别议题的思考,比如《黑暗的左手》。厄休拉·勒奎恩设想了一个没有绝对性别的社会,不把性别作为二元对立,而且那颗星球上的人的性别可以转变。这种设定就为科幻题材提供了一种新的想象空间。
我同意侃瑜的观点,这几年国外的女性主义科幻作品其实占据了很主流的位置。但我最近读到的新作品,让我觉得有点失望,但也可能是我没有读英文原版的小说——这些作品讨论了女人在社会里遇到的不公,以及不公所带来的愤怒。但我觉得真正的女性主义科幻更需要讨论女性在未来世界的角色,也就是说,女性也有可能成为定义未来的人。
刚刚侃瑜提到我的《<2181序曲>再版导言》,在这个故事里,不管好人坏人,我写的都是女性。但不管是什么性格的人,她们的所作所为都有可能改变世界发展的方向。如果讨论女性主义的前提是要和男人做对抗,那其实讨论本身的价值就被降低了,出发点会被削弱。就像家暴问题一样。当然家暴应该被关注,但是我们也应该关注女性在未来扮演一种什么样的角色。
就像马斯克坚信人类是可以走出地球的,这个可能和他童年看科幻的经历有关。我也希望一个女孩在小时候能读到未来成为科学家的可能性,或者是建筑师,或者是第一批去探索火星、探索宇宙的人。我不希望她看到的,是她长大之后要反抗家暴。这是两个层面的问题。
我恰恰感觉在中国的科幻创作里,有可能诞生出一些更好的女性作品。
《科幻世界》杂志
《三体》刘慈欣
《流浪地球》刘慈欣(同名改编电影)
《云雾2.2》王侃瑜
《海鲜饭店》王侃瑜
《小蘑菇》一十四洲
《时间的彼方》赵海虹
《你一生的故事》特德·姜(改编电影《降临》)
《软件体的生命周期》特德·姜
《嵌合体》顾适(收录于《莫比乌斯时空》)
《<2818序曲>再版导言》顾适(收录于《莫比乌斯时空》)
《中国百科全书》系列 夏茄
《白凛世纪》余卓轩
《黑暗的左手》厄休拉·勒奎恩
Credits
采访/撰文:小苏